Workflow
港股概念追踪 | 航运巨头纷纷上调运价!短期航运市场风险溢价上行或带来交易性机会(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2025-08-07 23:48

运价上调情况 - 赫伯罗特自2025年8月16日起对亚洲至非洲航线征收旺季附加费:亚洲/大洋洲→西南非洲航线征收600美元/TEU(冷藏箱除外),冷藏箱至喀麦隆港口征收800美元/TEU 亚洲/大洋洲→南非航线征收200美元/TEU(冷藏箱除外) 亚洲/大洋洲→几内亚克里港口航线征收600美元/TEU(干货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和特种箱),冷藏箱征收800美元/TEU [1] - 马士基自7月15日起上调多条航线运价:中国至南美东海岸上涨1000美元/TEU 远东至西非航线上调50美元/TEU 中东至东非航线上调750美元/TEU [1] - 达飞对亚洲(不含日本)至红海航线加收300美元/TEU [1] 供需结构性失衡 - 2025年8月传统外贸旺季欧美市场备货推高运输需求,亚洲至非洲、南美航线货量同比增长12% [2] - 红海危机导致绕行好望角使亚欧航线航程延长30%,船舶周转效率下降加剧运力短缺 [2] - 南非德班港平均等待时间达7天,船员短缺制约运力释放 [2] - 2025年2月生效的新联盟协议尚未完全缓解区域性运力错配问题 [2] 成本端压力传导 - 国际油价较2024年同期上涨18%,船舶绕行增加油耗成本(如欧线单航次燃油成本增加25万美元) [2] - 赫伯罗特2025年3月对亚欧航线收取燃料回收费(MFR),非洲航线附加费包含隐性成本 [2] - IMO 2025年新规要求船舶加装碳捕捉系统,单船改造成本超200万美元 [2] - 达飞海运6月对西非航线征收800美元/TEU附加费,30%涨幅归因于环保技术投入 [2] 战略博弈与市场格局 - THE联盟与2M联盟解体后,赫伯罗特等企业通过航线专营化减少同业竞争 [3] - 2025年Q2三大联盟控制全球85%集装箱运力,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 [3] - 实际成交价仅落实公告涨幅的60%,反映船企与货主的博弈仍在持续 [3] - 特朗普宣布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50%更高关税,可能引发抢运潮推高跨太平洋航线运价 [3] - 东南亚制造业回流(如越南电子产业产能扩张)或重塑区域航运需求格局 [3] 技术发展与长期趋势 - 智能集装箱与区块链技术应用已降低10%运营损耗 [3] - 马士基预计2026年无人船队将覆盖5%亚非航线,人力成本占比有望从22%降至15% [3] 公司业绩与动态 - 马士基Q2 EBITDA为23亿美元,同比增长7%,高于预期的19.7亿美元 上调2025年全年EBITDA预期至80-95亿美元 [4] - 德翔海运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1.80-2亿美元,同比增加220%-255% [6] - 海丰国际子公司订购4艘集装箱船舶,总代价最高1.527亿美元 [6] - 中远海控2025年Q1营业收入579.6亿元(同比+20.05%),股东净利润116.95亿元(同比+73.12%) [6] - 东方海外国际2025年Q2航线收入同比减少6.5%至21.18亿美元,总载货量上升4.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