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假院士是如何忽悠成“真”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8-07 02:56

事件概述 - 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身份系伪造 在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的全部院士名单中查无此人[1] 冒用身份活动模式 - 假冒者使用自封传承人 创始人 总指挥等虚假头衔出席各类论坛和学校交流演讲活动[3] - 假冒者通过频繁公开活动增加网络曝光度 利用搜索引擎结果形成虚假认证循环[3] - 活动主办方因对院士身份天然敬畏而未进行核实 导致假冒行为长期未被发现[3] 网络信息可靠性问题 - 网络搜索结果包含大量不可靠信息 包括胡说八道的百科 广告伪装的攻略和谣言伪装的科普文章[4] - 某些网络字典基本汉字读音都存在错漏 搜索工具可能成为谎言背书而非证伪手段[4] - 研究显示训练数据集中仅含0.01%虚假文本时 模型输出的有害内容会增加11.2%[4] 信息验证建议 - 需要克服搜索依赖症 从事实和常识出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4] - 各类单位需提高警惕避免被光环效应蒙蔽 执法部门应严肃打击网络伪造身份行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