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模式口村
北京晚报·2025-08-06 09:49
历史沿革与地理变迁 - 模式口村历史悠久 清代《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记载为"磨石口镇" 管辖鲁谷等53村 [4] - 区域范围从翠微山延伸至首钢 包含多个历史地名如"粮食兜儿"(首钢前身)、"红光山"(杨家坡)、"鞍口"(西坟沟) [2] - 首钢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模式口西里首钢生活小区" 取代原有地名"西坟沟" [2] 商业与手工业发展 - 传统商业集中在中街至东街 分布宋记大车铺、雷记大车铺、丁记皮子铺等以姓氏命名的专业店铺 [7] - 手工业特征明显 存在"赵家大白墙铁匠铺"等专业作坊 铁匠房配备专门存放太平鼓的木橛子 [3][5] - 上世纪50-70年代七合庙区域为磨刀石加工场地 反映当地工具制造业历史 [3] 公共设施与教育 - 承恩寺建筑群历经功能转变 50年代作为北京九中分校 60年代改为石景山中学 [7] - 模式口小学校与养鸡场、养牛场相邻 学生通过打青草(收购价5厘/斤)自力更生赚取学杂费 [5] - 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分布 包含村公所、粮店、合作社等 统称"石香炉"区域 [6] 交通与地标 - 三条主街(西街/中街/东街)设有西门洞、双门洞、东门洞三大历史关口 [4][7] - 重要交通节点包括"大镜子"(设置凸面镜保障安全)、"南大井"(辘轳井)等具有功能性的命名地点 [3][7] - 黎元洪题字"乐善好施"铁门成为中街双门洞区域的文化地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