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3”联动机制助力兴安盟防汛工作精准高效
内蒙古日报·2025-08-06 02:13
防汛机制创新 - 创新建立"1263"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 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至旗县市 提前6小时和3小时精细至苏木乡镇 [1] - 通过微信 短信 气象"12379"等渠道直达防汛责任人 实现"早预警 早响应" [1] - 建立四级联动防范应对机制 分级明确盟 旗县 苏木乡镇 嘎查村四级责任单位的具体措施 实现闭环管理 [1] 责任体系与调度 - 调整组织机构 公布各级防汛责任人名单 明确337处风险点位责任人 确保责任"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2] -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 累计上报各类信息120条 确保汛情险情第一时间处置 [2] - 建立"六问"调度机制 从预警接收 汛情灾情 响应措施等方面细化调度内容 推动工作精准高效落地 [2] 预警与防控 - 组织开展防汛会商52次 精准预测区域性暴雨过程5次 发布预警信息1.37万条 覆盖率达98%以上 [2] - 对9类灾害类别337处防汛风险点位开展全面摸排 发现104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形成闭环机制 [2] - 防汛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各行业部门协同发力 [2] 应急准备与演练 - 组建62支共2873人的抢险队伍 储备84类防汛物资 [3] - 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 - 开展线下宣传72场次 线上宣传105次 发放手册13.5万份 发布预警信息152次 [3] 实战检验 - 在7月18日至19日 28日至29日两次强降雨过程中 及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3] - 旗 乡 村三级责任人赴一线指挥调度 应急处置 [3] - 累计妥善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65人 无人员伤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