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人事变动与货币政策走向 - 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通过人事任命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但短期内难以实现大幅降息目标,因需FOMC多数票支持[1] -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提前5个月辞职,特朗普计划8月8日前任命继任者,此人可能成为2026年美联储主席竞争者[1] - 即使新任主席支持降息,决策仍需基于经济理由而非政治压力,前官员强调需在委员会建立共识[1][2] FOMC决策机制与投票格局 - 6月FOMC会议以9:2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特朗普任命的沃勒和鲍曼投票支持降息25基点[1] - 美联储19名决策者中仅12人有投票权,包括7名理事+纽约联储主席+4名轮值地区主席[2] - 若鲍威尔2026年离职,特朗普可再获1个理事任命权,届时其任命者将占7名理事中的4席[2] 关键人物政策立场分析 - 沃勒曾捍卫美联储独立性,但6月转向支持降息,被视为鲍威尔潜在继任者[3] - 拜登任命的巴尔/库克/杰斐逊在利率问题上持中立立场,可能对政治化倾向形成阻力[3]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属中间派,称将以"开放心态"对待9月会议,认为劳动力市场仍稳固[4] 2025年地区联储投票委员倾向 -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曾反对降息,强调通胀目标比就业目标更紧迫[4] - 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主张维持利率稳定直至通胀接近2%目标[4] -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承诺基于最佳数据决策,费城联储新任主席保尔森属政策新人[4] 潜在政策分歧与市场影响 - 6月预测显示10名官员支持2025年至少2次降息,7月就业数据疲软或增加近期降息支持[5] - 若新任主席无法建立共识,可能导致罕见的分裂投票,引发市场对央行信誉的质疑[5] - 沃勒警告主席若缺乏市场信誉,可能导致通胀预期飙升和长期利率上升[5]
特朗普想让美联储大幅降息?先得过FOMC票委这关
金十数据·2025-08-05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