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职业背债人”背后黑色产业链 绝不允许“职业背债”蔓延
经济日报·2025-08-05 02:47
职业背债骗局定义与运作模式 - 职业背债指个人出卖信用为他人承担债务以换取高额利益的行为 涉及虚假宣传引诱 伪造材料骗贷和抽取高额分成等套路 [1] - 本质涉嫌欺诈 破坏金融机构信用体系并威胁社会经济秩序 [1] - 不法贷款中介处于核心环节 物色信用记录空白的背债人并串通银行内部发放贷款的工作人员 [1] 参与方风险与后果 - 背债人需承担高额债务 个人信用受损 可能因涉嫌诈骗 非法集资 骗取贷款或洗钱等刑事犯罪面临法律追究 [1] - 银行员工被不法中介重金行贿拉下水 已有案例显示银行员工因与非持牌中介利益输送被判刑 [1] - 背债人集中于收入低 无社保 受教育程度有限且无偿债能力的群体 背负债务后境况雪上加霜 [2] 金融体系与社会影响 - 导致大量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呆坏账 挤占金融资源 [2] - 使真正需要贷款的实体或个人更难获得信贷支持 损害社会信用体系健康运行 [2] - 银行机构需提升贷款风险内控水平 加强信贷关键岗位员工的监督管理与警示教育 [2] 整治措施与监管方向 - 加大对职业背债行为及背后黑灰产的打击力度 提高背债人 不法中介及涉案银行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成本 [2] -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通过社区宣讲和法律讲座等形式普及法律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