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指令高悬,行业能否度过危机?| 光伏大战⑦
搜狐财经·2025-08-05 02:19

行业现状与内卷表现 - 光伏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 名义过剩率达2/3 [1] - 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并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导致绝大部分企业亏损经营 [1] - 龙头企业亏损尤为严重 中小型企业普遍采取裁员和停产措施 [1] - 跨界企业收缩战线并计提大额损失 [5] 政策响应与治理框架 -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7月30日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5]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整治内卷竞争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5] - 2025年3月将综合整治内卷竞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5] - 中央财经委员会于2025年7月1日明确要求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5] - 工信部于2025年7月3日召集14家头部企业座谈传达治理决心 [5]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5年10月15日实施 强化低价倾销约束 [6] 内卷成因分析 - 根本原因为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导致的供过于求 [7][9] - 严重供过于求引发价格持续下降甚至低于可变成本 [7] - 简单限定最高价或最低价政策反而会加剧内卷复杂度 [8] 供给侧政策评估 - 限价政策效果有限且易被附加协议突破 [14] - 限产政策需生产主体较少且惩罚措施到位方可生效 [14][15] - 限投政策被认为必要且有效 可限制重复建设产能 [17][18] - 提效政策通过强制设备更新加速产能出清 [19][21] - 并购政策因企业价值认定和出资原则等复杂问题难以实施 [22][23] 需求侧影响与预测 - 136号文件导致新能源电站投资积极性下降 [25] - 2025年6月光伏组件需求短暂回升后急剧下滑 [26] - 预测2026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难超100GW [26] - 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530GW(中国277.57GW/海外252.4GW) [27] - 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预计约500GW(中国250GW/海外250GW) [27] 需求侧政策建议 - 建议地方政府以煤电价格作为机制电价基准 延缓需求下滑 [34] - 修订650号通知扩大分布式项目范围 促进绿电直连模式 [34] - 推动电力价格市场化放开峰谷定价机制 [34] - 推广虚拟电厂模式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 [35] - 修改《电力法》为新能源就近消纳模式提供法律保障 [36][37] 政策效果预期 - 供给侧政策难以抵消需求侧政策反向冲击 [31][40] - 限投与提效政策最为有效 限产需谨慎 限价弊大于利 [39] - 行业脱困需依赖需求侧政策刺激光伏电站投资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