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锐度重构全球经济肌理 从技术奇点跃迁为产业基座 从实验室应用进入产线诊室等实际场景[4] - 中国在人工智能变革中展现出双重禀赋 既是超大规模应用场景试炼场 又在芯片突围和算法开源等深水区发起攻坚[4] -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正从单点技术破壁走向生态级创新 从效率工具演进为新质生产力引擎[4]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观察 - WAIC 2025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 汇聚科技巨头、学术先锋与政策制定者[4] - 人工智能已从"产业变量"进化为"文明常量" 成为覆盖技术、伦理、艺术的超级盛宴[4] - 大会最明显趋势是AI真正深入ToB行业 应用进入生产车间和工厂 从机器人打螺丝到AI辅助教学[9] AI与网络技术融合 - AI深刻改变网络行业 网络复杂程度高 如清华大学校园网络由几万台设备构成 承载数万师生使用[10] - 全球80%以上网络攻击由AI发起 AI勒索已成为走私贩毒之外的第三大黑色产业[11] - 哈尔滨亚冬会赛事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累计达27万次 必须通过AI技术解决网络流量和攻击问题[11][12] Network for AI发展现状 - 英伟达网络业务年收入超过100多亿美元 华为公司规模也很大[13] - 大模型训练需持续45-60天 一旦中断需重新开始或从上一时间点继续[13] - OpenAI训练新模型进度缓慢的重要原因是不停中断 必须通过AI赋能网络保证训练过程长时间稳定运行[13] AI在教育领域应用案例 - 清华大学智慧教室网络要求高 经常有一两百学生同时上课 需同时下载大量课件[15] - 通过AI技术使网络信号均匀分布 可感知每个学生每个应用质量[16] - 在提交考试答案时保证网络安全可靠 下载课件时保证高速流畅 有效保障智慧教室平稳运行[16] ToB行业AI应用挑战 - AI进入工程领域最核心问题是准确性要求 与ToC应用存在本质差异[17] - AI辅助医疗如诊断错误可能影响病人一生 自动驾驶汽车误操作可能危及生命安全[17] - 从99%到100%的精度提升极为困难 不同行业有不同阈值要求[18] 精度要求行业差异 - 汽车行业以10万公里故障数为指标 如AI能超过人类平均事故率即可接受[18] - 医生诊断也不会达到100%准确率 有经验医生一生中也会出现误判[18] - 不同领域达到90%甚至95%准确率即可先使用 这是可接受的阈值范围[18] 技术发展路径 - 短期内大规模强化学习等技术很难让大模型达到极高准确度[19] - 工业领域积累的小模型和细分领域专有模型非常重要 如计算器算数准确率接近100%[19] - 需要将大模型AI技术、领域AI模型技术及非AI激励模型技术组合使用 提升智能化水平和泛化性[19] 产业焦点转变 - 大模型不再比较分数而是比拼商业价值 霸榜时间从一个月缩短至一小时[20] - 机器人不再比表演魔术武术 而是比较工厂打螺丝的实际效果[20] - 产业从关心技术指标突破转向关注商业价值实现 AI落地行业产生价值成为核心关切[20] 未来发展方向 - 强推理模型为代表的大规模学习远未到达天花板 还有很大发展空间[4][20] - 通过多领域知识加持让大模型在特定领域变得专精是未来主要发力方向[4][20] - AI和大模型将更深程度走进千行百业 机器人可能完成工厂端到端工作[21]
华为NCE-数据通信领域总裁王辉:AI落地应用的新阶段
36氪·2025-08-04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