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卖卖,李氏70年的商业帝国,正在走向崩塌?
搜狐财经·2025-08-04 06:52
核心观点 - 李嘉诚家族商业帝国面临结构性危机 资产被大规模抛售 政治影响力显著减弱 反映香港经济模式从传统地产主导转向科技创新驱动 [2][4][8][11][13] 资产处置动态 - 北京御翠园项目7折抛售 该项目捂地23年 [2] - 大湾区400套房源以6折均价出售 单套总价最低40万港元 [2] - 香港婚房资产挂牌50亿港元出售 [4] - 3月计划向贝莱德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 [4] 商业策略特征 - 长期采用低价圈地策略 曾垄断香港电力零售通讯等民生行业 [4] - 1979年收购和记黄埔时仅支付每股7.1港元(汇丰报价14.4港元) 实际首付比例仅20% [6] - 2013-2019年从内地撤资1700亿港元 转投英国公用事业领域 [8] - 开发策略偏好捂盘惜售 等待地价上涨后套现 [8] 政治关系变化 - 李泽钜被排除于香港特首顾问团名单 [2] - 官方媒体明确表态"不顾国家利益者不适合进入顾问团" [10] - 英国投资遭遇重大损失 因当地政策变化导致公用事业投资受挫 [8] 经营困境表现 - 多个楼盘销售表现惨淡 [11] - 长江实业项目遭廉政公署质量调查 [11] - 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上市后股价遇冷 [11]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 - 新晋顾问团成员聚焦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 脑机接口(强脑科技)及人民币国际化领域 [13] - 香港经济模式从传统地产金字塔结构转向科技创新驱动 [11][13] - 政策导向明确支持新技术新产业 替代传统地产资本模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