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国正在推动低空经济革命 通过建设通用机场网络覆盖全国县域 重新定义经济地理格局 [1][7][34] - 通用机场建设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底达475个 较2020年增长40% 政策目标推动县县通机场 [14] - 低空经济规模快速扩张 2023年达5059.5亿元 增速33.8% 预计2035年达3.5万亿元 相当于当前汽车产业三分之一规模 [25][26] 通用机场建设现状 - 县域通用机场快速布局 河北阜平/山西芮城等小县城建设通用机场 芮城项目投资3.5亿元 占地848.78亩 设35个停机位 [1][2] - 多地开展特色化实践 新疆叶城机场开展空中货物运输/护林巡航 深圳北站建设300平方米直升机坪实现空铁联运 [4][5] - 建设进度加速推进 2023年全国通用机场449个 2024年达475个 其中111个取得使用许可证 364个通过备案 [14] 通用机场功能定位 - 专业服务领域 承担公务出差/空中旅游/应急救援/农林喷洒等特殊飞行任务 排除旅客货物运输 [8] - 基础设施特征 跑道长度通常小于1800米 翼展小于24米 服务半径200-300公里 采用目视飞行规则 [8][9] - 多样化应用场景 包括电力巡检/医疗救援/农林作业等专业领域 以及空中游览/航空体育等消费领域 [10][12] 国际对标与发展空间 - 美国通航产业高度发达 2018年拥有通用航空器21万架 飞行2550万小时 贡献GDP1280亿美元 占比0.62% [15][17] - 中国存在巨大差距 通用机场数量仅为美国十分之一 2022年通航飞行121.9万小时 相当于美国4.5% [22] - 产业带动效应显著 通航产业投入产出比1:10 就业带动比1:12 涉及飞机制造/机场运营/维修服务等全产业链 [14][18]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顶层设计 2016年国务院提出2020年建成500个通用机场目标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4][24] - 空域管理改革突破 2023年发布空域分类方法 明确300米以下为非管制空域 120米以下空域使用更宽松 [27] - 地方政府积极布局 河北计划2030年建成50个通用机场 广东目标2026年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25][32] 产业发展挑战 - 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2023年底通航从业飞行员仅3980名 行业人才缺口达百万级 特别是无人机飞手和通航飞行员 [30] - 培训体系快速建设 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开设通航专业 2023年学历教育注册学员超5000人 但仍需扩大规模 [30] - 基础设施密度提升 江苏计划2035年实现机场密度每万平方公里3-4个 实现15分钟航程全省覆盖 [34]
广东、江苏、浙江2035年“县县通”机场:经济大省,在下一步什么棋?
36氪·2025-08-01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