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飞的”赴港投保再掀热潮,监管提醒这些风险
搜狐财经·2025-08-01 05:2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新造保单保费达2198亿港元 同比激增22% 创十年来新高 [2] - 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为628亿港元 同比增长6.5% 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28.6% [2] - 2025年一季度全港新单保费934亿港元 同比上升43.1% 刷新自2001年公布数据以来最高季度记录 [2] - 2024年内地访港旅客达3400万人次 按年增加27% 占全年访港旅客量约四分之三 [2] 监管动态与政策限制 - 河北金融监管局指出持牌机构及从业人员超范围销售境外保险产品属违法违规行为 [1] - 监管机构强调境外保单不受境内法律保护 存在汇率风险、理赔成本高及维权难度大等问题 [1] - 香港保监局自2025年7月1日起将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从7%下调至6.5% [2] - 金融监管总局回应称跨境保险通试点因市场差异大、风险交叉传染等问题时机尚不成熟 [8] 市场结构与产品特征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吸引高端金融需求客户 [3] - 香港保险市场开放程度高且监管制度完善 是吸引内地访客的重要因素 [3] - 每3份新单中就有1份来自内地访客 显示其市场贡献度显著 [2] 违规行为与历史治理 - "地下保单"指机构或个人通过讲座、说明会等形式在境内非法推介境外保险产品 [6] - 2004年原保监会与公安部联合下发文件 要求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境外保单行为 [6] - 2016年原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指出非法销售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及外汇管理 [7] - 2024年10月广东金融监管局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专项治理工作 [7] 消费者行为与风险因素 - 中介机构借利率下调炒作"最后窗口期" 导致内地居民"打飞的"赴港投保 [2] - 赴港投保需警惕汇率风险、法律体系差异及信息不对称风险 [4] - 香港保险业缺乏类似内地的保险保障基金兜底机制 依赖保险公司自我管理 [4] - 香港保监局建议消费者亲身赴港购买、直接支付保费并了解产品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