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稳定币今日开闸,“5年左右将逐渐取代SWIFT”
观察者网·2025-08-01 03:42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 - 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于8月1日在香港正式实施 机构可开始申请牌照[1] - 条例要求2500万港元准入门槛 100%资产抵押 1日内赎回保障[1] - 首批牌照预计2026年年初发出[10] 稳定币市场规模与增长 - 加密资产总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 超过法国去年GDP[2] - 稳定币规模达2600亿美元 较2020年增长超40倍[2] - 摩根大通估计1140亿美元美国国债被用作稳定币储备[14] 稳定币特性与技术基础 - 与比特币同为区块链数字货币 具有虚拟资产、私密性、可去中心化特点[4] - 最大不同在于锚定特定资产(主要是美元) 币值稳定[4] - 技术底座以以太坊为主(占比50%) 波场次之(占比32%)[5] 应用场景与行业实践 - 摩根大通2019年推出摩根币用于银行间支付[4] - Visa和万事达卡均推出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4] - 游戏领域被视为重要流量入口 全球数十亿游戏用户构成巨大市场[5] 监管比较与合规要求 - 香港条例要求1:1锚定法币 储备资产需高质量高流动性(央行存款、国债)[10] - 必须每日公开储备资产审计报告 持有人可随时赎回[10]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推动稳定币发展 特朗普政府明确支持[2][4]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可能替代SWIFT系统 点对点支付方式预计五年内逐渐普及[1][15] - 稳定币可解决美债流动性问题 创造2万亿美元国债需求预测[14] - 美元霸权可能从现实世界延伸至数字世界[14]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 - 香港试验依托"一带一路"和高端制造提升人民币计价能力[11] - 增加使用场景是关键 需抓住机会应对法币竞争[11] - 但香港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到位 合规要求可能参照银行标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