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带病”再闯港股上市,胜软科技此前折戟A股的问题是否解决?
搜狐财经·2025-08-01 01:27

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更新招股书并再次递表港交所 包含2025年1-4月财务数据 这是公司第二次冲击港股市场[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申请北交所上市并获得受理 但经过三轮问询后于2024年10月底终止审核[1] - 在A股IPO受挫后仅三个月 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转向港交所递交申请[3] 业务概况 - 公司是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为油气行业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并为石油化工 石油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垂直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同时还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4]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1993年成立的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 2002年改制为股份公司独立运营[4] - 公司累计完成智慧能源项目约5000个 业务覆盖中国石化其他油气田 中国其他各大能源企业油气田以及中东等海外市场[5]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公司是中国独立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益排名第一 中国独立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益排名第二[9] - 公司是工信部认定的4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专注能源行业的唯一代表[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及2025年1-4月总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 5.02亿元 5.25亿元和0.31亿元 期间增速分别为28.43% 4.69% 3.99%[11]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2.94亿元 3.06亿元 3.64亿元及0.2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为75.2% 60.9% 69.4% 65.4%[11][13]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0.75亿元 1.34亿元 0.94亿元和766.5万元 占比19.2% 26.7% 17.8% 25%[12][13]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0.22亿元 0.62亿元 0.67亿元及293.7万元 占比5.6% 12.4% 12.8% 9.6%[12][13] - 整体毛利率持续下滑 报告期内分别为41.4% 38.1% 37.1%及24.6% 两年四个月下滑16.8个百分点[15] -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2年42.7%降至2024年39.6% 2025年1-4月进一步降至26.9%[13]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2年71.2%大幅降至2025年4月15.1%[14]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毛利率从2022年27.3%降至2025年4月22.2%[1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38亿元 0.54亿元 0.59亿元 但2025年1-4月净亏损0.2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0.12亿元有所扩大[17] 成本结构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分别为2.29亿元 3.1亿元 3.31亿元及0.23亿元[17] - 毛利率下降主因包括项目执行周期延长导致员工成本增加 第三方软硬件采购成本上升 以及智慧城市项目需要采购大量软硬件[16] 客户集中度 - 公司对山东省业务依赖度高 报告期内来自山东省客户收益分别为2.25亿元 3.07亿元 2.68亿元及0.16亿元 占比57.5% 61.2% 51.0% 51.1%[18] - 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占比分别高达84.3% 64.3% 70.3% 73.5%[22] - 来自最大客户中石化的收益占比分别为64.9% 51.4% 51.6% 37.9%[22][23] 应收账款状况 - 截至各报告期末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分别为3.52亿元 4.33亿元 5.24亿元及3.26亿元[19] - 2025年1-4月应收账款3.26亿元已超过当期收入0.31亿元[1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占总资产比重常年超过50%[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278天 286天 333天及1662天 远超30-180天的信贷期[21] 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4月末 流动负债总额2.33亿元 流动资产净值2.37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0.67亿元[19] 行业前景 - 中国智慧油气田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19年83亿元增长至2024年18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7.9% 预计2029年达385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5.3%[11] - 中国中小型制造商数智化转型市场规模从2019年9161亿元增长至2024年1509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0.5% 预计2029年达22770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8.6%[11] 股权结构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 徐亚飞持有40.81%股权 为单一大股东 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从3.95%至0.02%不等 全国股转系统的其他股东总计持股44.31%[6][7] 海外拓展计划 - 公司计划将部分IPO募集资金用于扩大全球市场覆盖 包括推广海外解决方案产品 组建海外销售团队 以及寻求油气田战略投资与收购[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