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机制 - 人身险业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后 市场有更长时间建立预定利率调降预期并消化 给予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更长应对时间[2] - 预定利率研究值从2.13%下调14个基点至1.99% 触发动态调整机制 高预定利率产品最晚于8月31日前完成切换[3] - 保险公司产品策略更长期化 消费者购买行为更理性 保险市场更趋健康[2][6] 保险公司产品切换准备 - 部分公司上半年已完成产品备案等准备工作 切换过程非常平滑[5] - 分红险预定利率仅下调25个基点 考虑销售渠道压力 有利于分红险推广[5] - 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不同步 分红险调降幅度小于普通型和万能型产品[5] - 部分公司做好四季度再度下调分红险预定利率25个基点至1.5%的准备[5] - 同方全球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已推出预定利率1.5%的分红险产品[5] 预定利率调整对保费影响 - 传统险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0% 年金险毛保费上涨18.9% 终身寿险上涨20.8% 定期寿险上涨3.6% 两全险上涨7.6% 健康险上涨17.7%[4] - 分红险预定利率从2.0%下调至1.75% 年金险毛保费上涨9.1% 终身寿险上涨10.1% 定期寿险上涨1.8% 两全险上涨3.7% 健康险上涨8.7%[4] 销售端市场反应 - 银行客户经理忙于在老产品下架前完成保险销售指标 每月需销售数份保险[2] - 保险营销员接待客户、核保、"双录"工作量激增 业务需求旺盛[3] - 消费者主动购买保险以锁定当前预定利率 避免保费上涨[3] 分红险发展趋势 - 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 分红险有利于平衡险企与客户利益 未来将主导市场[6] - 分红险保底收益仅比传统险低25个基点 且具浮动收益设计 对客户吸引力更高[6] - 预定利率下调推动保险公司新业务负债成本下降 新业务结构加速转向分红险[6] - 分红险占比提升将缓解险企刚性成本压力 改善存量平均成本[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倒逼险企从产品收益比拼转向优化服务生态和数字化体验 包括养老社区、健康管理、AI核保、智能理赔等[6] - 消费者购买分红险需评估公司实力 关注头部险企或投资能力强的公司[7] - 需重视资金流动性 关注减保、保单贷款等条款灵活性[7]
预定利率调降带动保险产品切换:销售“争分夺秒” 险企“游刃有余”
上海证券报·2025-08-01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