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舆警指数|爱康国宾事件持续发酵 企业与媒体如何共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1 15:08
"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已是晚期"——北京律师张女士对爱康国宾漏诊误诊的质疑尚未得澄 清,昨天,事件又因爱康国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媒体发布会上的一番发言引来第二波高 潮。 第三阶段:30日晚间,爱康国宾发布声明,称部分媒体"断章取义",严重歪曲原意,公司将保留追责权 利。 舆警分值:舆情管理及响应(5/20) 舆情回应(10/35) 事件处理(10/30) 品牌影响(5/15) 综合评 分(30/100) 企业回应概述:2025年2月张女士国外确诊肾癌骨转移(晚期),质疑爱康国宾漏检误导;2025年7月, 爱康国宾声明称内部核查及外部专家评估"无责",愿接受第三方鉴定;在7月30日,爱康还起诉了张女 士"造谣",称其言论伤害行业公信力。 南财点评: 客观来说,召开媒体发布这一沟通方式展现了企业愿意与外界保持沟通的积极姿态。但是,企业的具体 沟通内容却没有起到"安抚"消费者情绪的作用。反而,发布会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 一番"任性"发言,又对舆情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副作用。 在类似事件中,企业的危机公关到底需要做什么? 首先要理清核心事实,用证据讲道理,这一点爱康国宾做到了。在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