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H上市潮涌 市值门槛调升传闻扰动市场|港美股看台
搜狐财经·2025-07-31 08:23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2025年以来宁德时代等巨头带动下A股公司赴港上市成为趋势 超40家企业正式递表港交所 另有30余家企业已公告启动相关流程 [1] 市值分布特征 - 已赴港上市的10家A股公司中千亿级公司达5家 百亿级以下仅吉宏股份1家 [3] - 已递表的44家A股公司总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上 千亿级公司6家 200-1000亿元公司26家 200亿元以下公司12家 [3] - 30家披露筹备计划的公司中出现市值50-80亿元区间中小企业 包括锐明技术(82亿元)/可孚医疗(78亿元)/和林微纳(63亿元)/星环科技(60亿元)/鑫磊股份(55亿元)/酷特智能(54亿元) [3] - 小市值公司赴港上市公告集中发布于今年7月 显示中小市值A股公司正加速布局港股上市进程 [3] 潜在市值门槛调整 - 内地监管部门考虑为赴港A股公司设置最低市值要求 或看齐GDR政策的200亿元门槛 [1][6][7] - 券商人士确认存在"申报前1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200亿元"的说法 [8] - 新要求对当前赴港上市潮影响有限 因已递表或公告公司绝大部分为行业龙头且市值较高 [1] 赴港上市动因 - 港股市场显著回暖提供重要融资窗口 港股后续再融资相比A股更为便利 [4] - 赴港上市是公司出海和国际化的开端 有助于国际资本发现公司价值 [4] - 部分企业趁市场热度融资套利 更多公司基于拓展海外业务战略考量 [10] 市值门槛设置合理性 - 设置门槛可筛选优质企业参与港股市场 完善港股板块企业质量 增强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 [8] - 与GDR政策市值标准统一 促使企业理性评估赴港上市适应性而非盲目跟风 [8] - 2024年4月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表述已隐含企业规模要求 [10] 市场偏好与筛选标准 - 港股境外投资者偏好高技术含量/高新科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企业 [10] - 建议除市值限制外可在行业或财务标准方面做筛选 选择最好公司赴港上市 [10] - 限制小市值公司赴港上市可合理引导A股公司有序赴港 避免盲目跟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