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阳机电IPO折戟:合规瑕疵与行业寒冬双重夹击下的资本困局
新浪证券·2025-07-31 08:20

IPO终止原因 - 北交所正式终止晶阳机电IPO审核 公司曾以单晶硅生长炉为核心产品 最终因行业周期调整与自身治理缺陷双重压力撤回材料[1] - IPO申请从2023年12月26日获受理至2025年6月26日主动撤回 历时18个月[1] 合规与信披问题 - 浙江证监局在申请受理两天后出具警示函 指出股权代持未披露问题 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存在股权代持 既未在申请挂牌前解除还原 也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2] - 延迟披露与宁夏旭樱签订的1.19亿元销售合同 该合同金额占公司2022年经审计总资产的23.55%[2] - 财务数据存在矛盾 招股书显示2023年卖给旭樱新能源的160型单晶生长炉单价为115.04万元/台 但根据发出商品数据推算实际单价仅58.87万元/台 为披露价格的一半 且显著低于同期卖给四川永祥的同类产品单价90.61万元/台[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营收3.08亿元同比下滑9.24% 归母净利润4644.45万元同比下滑13.08%[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283.82万元同比大降55.67% 净利润624.66万元同比下降67.28%[3] - 毛利率从2023年的29.23%提升至30.97% 但净利率同比微降 从15.73%下滑至15.07%[3] 行业环境挑战 - 光伏主产业链面临产能过剩与技术迭代双重冲击 多晶硅料价格从2022年30万元/吨高点暴跌至当前4万元/吨左右[3] - 下游企业削减资本开支导致设备需求锐减 N型电池技术快速普及要求设备商持续投入研发[3] - 公司技术储备或有不足 2023年3月160型单晶生长炉市场占有率仅2.01%[3] 募资计划与行业影响 - IPO终止导致拟募资1.66亿元的扩产计划搁浅 该计划原定年新增300套单晶生长炉[4] - 案例显示注册制下监管机构愈发关注客户依赖度 财务数据可信度和公司治理规范等"硬指标"[4] - 光伏等周期性行业企业需证明具备穿越行业起伏能力 而非依赖大客户或短期红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