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案件特征 - 帮信犯罪呈现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初犯比例高的"三低一高"特点 3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超过80% 25岁以下占比三分之一 [2] - 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群体涉案问题突出 电诈团伙大量收购实名电话卡和银行卡 并组织利用未成年人等群体实施犯罪 [2] - 职业化、跨境化特征明显 涉"两卡"犯罪案件数量仍处高位 [5] 司法处理原则 - 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及犯罪链条末端情节较轻人员依法从宽处理 但免刑并非免责 [2] - 对组织性、职业性和跨境协同实施的帮信行为 以及组织者、策划者、骨干成员等依法从严惩处 [4] - 跨境非法提供技术支持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犯罪等情形列入从严惩处范围 [4] 司法认定标准 - 综合认定行为人是否"明知"他人利用网络犯罪 是否提供帮助 是否属于"情节严重" [6] - 涉"两卡"案件需先查证被帮助对象涉嫌犯罪金额是否达到认定标准 防止仅凭"情节严重"一概定罪 [7] - 明确主观"明知"认定规则和"情节严重"认定标准 突出打击"卡头""卡商" [7] 典型案例处理 - 在校生高某组织他人出租银行卡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两名从犯学生被作出不起诉决定 [2][3] - 朱某某提供银行卡协助洗钱 因犯罪所得不足5万元且具从犯、自首等情节 被相对不起诉但受行政拘留10日及罚款 [6] - 广电网络分公司站长薛某作为反电诈专班成员协助办卡牟利 被判处有期徒刑、罚金及五年职业禁止 [8] 综合治理措施 - 对行业"内鬼"宣告职业禁止 并向涉案单位制发司法建议加强内部监管 [8] - 要求法院检察院发现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存在系统性风险时及时制发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 [8] - 通过"抓前端、治未病"的系统治理策略 遏制犯罪花样翻新并清除犯罪滋生土壤 [9]
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当心帮信罪
经济网·2025-07-31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