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背景 -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锐度重构全球经济肌理 [2] - 中国展现出超大规模应用场景与芯片算法攻坚的双重禀赋 [2]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25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 汇聚全球科技巨头与政策制定者 [2] 阿里巴巴AI眼镜战略定位 - 公司智能终端业务专注于硬件设计研发 产品包括哇哦闺蜜机/智能音箱/夸克AI眼镜 [3] - 目标打造"好戴好用的超级眼镜" 成为AI时代个人移动入口 [2][19] - 通过阿里巴巴自有生态构建+行业拓展合作满足多场景需求 [4] 产品技术创新方案 - 采用双芯双系统设计:高性能芯片与低功耗蓝牙芯片智能调度优化电池使用 [5] - 双电池+换电设计:热插拔镜腿实现快速更换主电池 搭配耳机盒大小换电仓达24小时续航 [5][6] - 仿生曲面设计:鼻托与耳弯接触面实现压力均匀分布 钛合金一体注塑镜腿保证轻量化 [5][6] - 整机架构创新:定制双音圈大振膜扬声器/超窄一体化FPC/高折射率镀膜镜片缩小波导区域 [6] - 系统级优化:安卓+RTOS双系统动态资源调度 提升能效并降低待机功耗 [7] - 影像突破:自研Super Raw暗光处理算法 通过RAW域多帧融合提升图像信噪比 [8] 核心应用场景规划 - 覆盖衣食住行生活需求场景:信息提醒/移动支付/跨语言翻译/会议记录/百科问答 [9][10] - 飞猪合作实现航班信息提醒 行进中扫码支付/户外徒步拍摄等解放双手场景 [9] - 工作学习提效场景:会议记录与百科问答功能帮助用户提升效率 [10] 技术壁垒与突破方向 - 需突破AI感知与理解能力:语音图像识别/语义理解/意图判断 需强大AI中控能力 [10] - 端云协同能力:端侧低功耗响应与云端AI服务处理 实现不同网络条件下协作 [10] - 硬件突破:近眼显示/拍照/感知能力提升 外观小型化是关键因素 [13] - 人因穿戴:高集成柔性电路板/高密度电池/创新复合材料构建小型化穿戴 [14] - 显示技术:小型化双光机双目显示 改善显示功耗与轻薄化痛点 [15] - 声学系统:开放式声学结合环境自适应与个性化服务 [15] - 拍摄感知:摄像头传感器与计算能力融合 革新影像与视觉感知 [16] AI能力演进路径 - 先进语音识别:支持嘈杂环境高精度降噪/多语种实时翻译/低延迟响应 [17] - 多模态对话理解:基于语音/文本/视觉理解意图 从操作指令转向直接表达需求 [17] - 超级智能体:处理复杂事务 理解用户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17] - 端云协同推理:端侧轻量化模型与云端大模型自适应切换 [17] - 连续学习个性化:持续学习用户习惯 实现从通用AI到专属AI演进 [17] 生态建设战略 - AI内容生态:综合全行业内容生态 从多维度提供融合服务 [17] - 主动推荐机制:基于用户场景与历史偏好主动推送信息与服务 [17] - 生态深度打通:从搜索/导航/支付/出行拓展到购物/学习/工作等场景 [17] - 垂类知识融合:与旅游/教育/商业等垂直行业结合构建结构化AI内容源 [17] - 第三方生态支持:推动内容与服务开发者共建可生长智能平台 [17] 市场竞争核心指标 - 用户粘性为关键指标:包含用户活跃度与用户时长 [18] - 持续价值提供:优秀软硬基础体验/全天候多场景使用/丰富应用生态 [18] - 产品渗透力:通过"高端显示+主流拍摄"组合形成高端标杆与规模增长协同 [19] - 销售服务体验:提供专业验光配镜/加工制造/视力数据服务 [19] 行业变革预期 - 眼镜产业整合:与眼镜品牌在技术/渠道/服务/C2M定制能力整合推动价值链变革 [19] - 消费电子变革:联合上游光学/芯片/传感器供应链打造全新自然交互方式 [19] - AI生态演进:从有限服务场景到多元化场景 从用户选择到AI主动推荐服务 [20] - 战略布局:融合通义千问大模型与夸克AI能力 构建听看智能交互体验 [20]
对话阿里巴巴智能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AI眼镜进化论,一场生态、续航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