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机制创新 - 建立"1+4+6"产业攻坚工作体系 包括1个市产业强市办 4个产业攻坚办(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和6个产业专班[3] - 通过攻坚机制推动重点产业突破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其中6月份增长7.6%[1] - 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实现增长 增长面达81.1%[1] 优势产业表现 - 机器人核心产业营收194亿元 同比增长20%[3] -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收入5200亿元 增速16.5%[3]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260亿元 增速26%[3] - 生物医药产业营收1185亿元 增幅11.5%[3] - 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营收742亿元 同比增长12.1%[3] - 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4] 技术创新突破 - 南钢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元冶"钢铁大模型架构和工业智能化平台[1] - 国内首个光子芯片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在南京发布[1][2] - 南智光电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用于光子芯片定制开发和AI大模型升级[2] - 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召开 发布《南京市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2030)》[7][8] 产业生态建设 - 成立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 培育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6] - 科技成果平台吸引企业用户超1100家 技术经理人200余名 发布成果3289项 需求496项 促成意向对接50项[6] - 天创机器人连续四年保持特种机器人细分赛道出货量第一 参与组建机器人网联与安全技术创新联合体[5] 产业集群目标 - 计划打造1个万亿级 1个5000亿级 1个3000亿级 3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8] - 印发《南京市2025年产业攻坚任务清单》 从招引重大产业项目等6个方面细化部署[8]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5.0% 集成电路增长22.1% 工业机器人增长44.2%[8]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南京日报·2025-07-31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