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是“投资于人”的战略举措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30 22:45
政策背景与法律依据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要求各地细化工作方案并安排补助资金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2024年通过 明确"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目标 并提出有条件地区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 [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探索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1]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教育公平维度:免费政策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资源差距 保障流动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早期教育机会 [2] - 家庭经济维度:直接降低育儿成本 释放中低收入家庭消费潜力(未披露具体数据) 提升适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2] - 宏观经济维度:早期教育投资回报率最高 人力资本积累可产生数倍于投入的社会回报 [2] - 社会治理维度:通过早期干预减少弱势群体成年后贫困问题 间接降低社会福利支出 [2] 财政投入与实施路径 - 中央与地方按分担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强调动态监测评估和科学核算办园成本 [5][6] - 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贫困地区及特殊儿童群体倾斜 需统筹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 [4][6] - 实施原则为分步推进而非"一步到位" 需兼顾地域差异和教育机构多样性 [5] 行业发展方向 - 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型 强化公共服务属性 [4][5] -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1] - 政策目标聚焦教育普及与质量提升 实现普惠—优质—免费的递进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