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向难题亮剑,智攻质量“难题”
中国能源网·2025-07-30 08:35

针对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的问题,攻坚小组一头扎进现场试验室,对着混凝土"较上了劲"。"这些大家伙就是我们模拟闸室底板的'替 身演员'",项目总工张章龙指着摆放在空地上的3块2.5米×1.5米×1米的"巨无霸"介绍道。经过28天的测试,碎石级配为5-16毫米、16-31.5 毫米、31.5-45毫米的"2号选手"以绝对领先的优势进入到了现场试验的"最终大考"——适当比例的墙身与底板模拟浇筑。是骡子是马,还 得拉出来遛遛。等到拆模那天,一双双手从光滑的试块表面摸过,喜悦的笑容挂在了每个小组成员脸上。"入模温度约17.6摄氏度,最大 内表温差为24摄氏度,均小于规定的温控要求。同时对试件外观整体裂缝检测,尚未发现明显裂缝,质量符合要求!"项目质量部长付硕 在一旁激动地为大家介绍着检测结果。 优化好混凝土配合比后,如何将施工过程的温度监测做到位成了攻坚小组的新难题。"每个测温管内布设了上、中、下三层测温 点,能够更直观地监测表层温度和内里温度"技术员郭子峰边埋设边感慨着。这样的测温管每20-30平方米便会放置一根,测温管就象是混 凝土的"血管",埋设在闸室底板下的感应片就像"神经末梢",将一个个点的温度信息最终汇入到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