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2.9% [1][2] - 出口规模达13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7.2% [2]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 同比增加5个 [4] 区域与市场结构 - 广东、江苏、浙江进出口总值居全国前列 分别达45491.5亿元、28148.5亿元、27326.9亿元人民币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1.29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4.7% 占进出口总值51.8% [5] - 对非洲进出口总值1.18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14.4% 对中亚进出口总值3572亿元人民币 增长13.8% [4] - 对东盟进出口总值3.6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9.6% 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 [4][5] 贸易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62.8万家 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 同比增加4.3万家 [5] - 民营企业出口总值8.52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8.3% 外资企业出口3.49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5.4% 国有企业出口9687.3亿元人民币 增长3.8% [5]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八成 其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2.5% [2] 产品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总值7.8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9.5% 占出口总值60%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3] - "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增长12.7% [3]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 [3] - 保税维修新业态累计落地项目280多个 [3] 政策与产业支撑 - 商务部推出9条稳外贸措施 涵盖金融支持、新动能培育和服务保障 [4]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持续推进 聚焦通关便利化与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7] - 全产业链优势、技术升级与政策扶持共同推动高端制造领域形成规模效应 [2][3][6]
外贸“成绩单”亮眼 “新三样”领跑增长
经济网·2025-07-30 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