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子”发挥“大作用” “以竹代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央视网·2025-07-29 06:46
政策规划与产业体系 - 2023年我国出台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在2025年初步建立产业体系 [1] - 国家林草局、发改委印发《"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产品小类从17项增至25项,拓展农林业领域替代应用 [5] - 2024年9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专项标准体系,涵盖基础通用、工程建筑等九大类共140项标准 [15]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浙江安吉竹业科技公司实现竹制牙刷全流程工业化生产,各环节井然有序 [1] - 江西赣州开发竹管琴创新产品,融合传统结构与竹材特性,保留音质同时体现竹材音色 [3] - 浙江国家竹产业研究院研发"竹钢"材料,比强度达碳素钢5倍,已应用于高速公路护栏 [13] - "竹钢"生产过程中每吨产品可实现负43公斤碳排放,属于负碳材料 [15] 产业链延伸与资源利用 - 竹产品覆盖日用品、工业制品、建筑建材等多元领域 [5] - 福建邵武市企业建立竹刨花板生产线,年消耗20万吨竹材边角料,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9][11] - 江西资溪竹科技产业园通过创新工艺将竹筒转化为平整竹板,保留天然纹理用于高端制品 [7] 成本优化与市场推广 - 浙江安吉采用智能拖竹机、山地运输车等设备,使竹材运输效率提升10倍以上,单日运力达15-20吨 [16] - 通过集中收储模式将竹材下山成本控制在160元/吨 [18] - 云南大关县开发筇竹产业,打造竹旅IP和文旅新业态 [20] - 计划通过消费展会、政企对话和特色地区引领行动推广"以竹代塑"产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