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仿佛未干(重读抗战家书)
人民日报·2025-07-27 22:42
历史背景 - 袁国平烈士1939年担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长期投身革命事业[1][2] - 1927年5月参加鄂西战斗前曾给母亲寄去诀别照片和书信[3][4] - 1941年"皖南事变"中牺牲时年仅35岁[6] 家庭情况 - 袁国平家庭为支持其革命活动倾尽所有,生活陷入窘迫[1] - 1939年收到侄儿来信告知家中断粮,靠红薯充饥,无油可用辣椒下饭[2] - 母亲年迈体弱难以进食,但为体谅儿子从不主动告知困境[2] 革命信念 - 袁国平在1938年7月给兄长的信中表示"愿以最后一滴血贡献于国家民族"[2] - 1927年诀别书中写道"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博一快"[4] - 在新四军提倡"一百颗子弹中九十九颗射敌,最后一颗留给自己"的精神[6] 书信内容 - 1939年回信侄儿表示"此刻我身无分文",强调"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服务"[1] - 认为"世界上应该有一些不聪明的人"指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者[6] - 勉励家人"不要成为太聪明的人",因聪明人"不愿付出,成不了大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