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募二季报两大看点!港股配置逼近20%关口,“易中天”三兄弟成新宠
华夏时报·2025-07-27 07:50

港股配置 - 港股配置比例从2023年末的8.66%攀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19.91%,创阶段新高 [2] - 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持有的港股数量增至360只,合计持股市值达3265亿元 [2] - 医疗保健业与金融业成为南下资金主战场,持股市值占比分别提升6.01和2.26个百分点 [2] - 生物医药股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及消费股泡泡玛特、京东健康获基金青睐 [2] 行业配置调整 - 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占比大幅提升2.40个百分点,国防军工增1.00个百分点,传媒增0.57个百分点 [5] - 银行与非银金融行业占比分别上升1.13和0.76个百分点 [5] - 食品饮料遭遇猛烈减持,占比下滑2.09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占比下降1.50个百分点 [5] - 通信设备、元件、化学制药、城商行、保险成为增持最集中领域 [6] 板块配置变化 - 创业板仓位占比从16.58%跃升2.35个百分点至18.93%,北证配置比例从0.23%攀升至0.41% [3] - 主板配置比例连续四个季度下降,二季度末占比降至65.39%,单季降幅达2.71个百分点 [3] - 成长风格配置比例上升0.92个百分点,价值风格小幅提升0.42个百分点 [4] 重仓股变动 - 紫金矿业与小米集团-W在总市值榜单中跃升至第五名、第六名 [1][6]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中际旭创,PCB企业胜宏科技等新面孔跻身前二十 [6] - 比亚迪、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腾讯控股、贵州茅台等遭遇减持 [6] - 五粮液、山西汾酒等白酒巨头排名明显滑落 [1][6] 机构策略与市场预期 - 通信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高景气,金融兼具低估值与政策利好双重逻辑 [7] - 消费板块中食品饮料尤其是白酒减仓明显,市场对消费修复前景存在分歧 [7] - 对等关税政策扰动出口预期,但市场反馈已趋于钝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