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基层治理的“三重辩证法”
河南日报·2025-07-26 01:48
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 漯河市通过"线与网"、"拙与智"、"点与面"的辩证统一提升治理效能,将传统智慧转化为现代治理实践[1] - 漓江路社区建立由社区党委、18个小区党支部、42个网格党小组构成的网格党组织体系,实现服务全覆盖[2] - 社区实行"家门口的事儿"公示制度,明确楼栋长、单元长等责任人信息,提升问题响应效率[2][4] 网格化治理机制 - 漯河市建立2.8万人的网格员队伍,采用"一长+多专+N兼职"模式,解决"多年多格不合一"问题[7] - 通过智慧漓江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事件处置全流程可视化,从网格员上报到市政维修完成全程可追踪[6] - 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由街道统一指挥协调区市两级资源联动处置复杂问题[6] 民生服务创新 - 社区针对60岁以上占比25.1%的老人群体推出"一键四响"服务,实现2分钟响应5分钟上门[12][13] - 设置无隔断办事窗口和"办不成事"专窗,社区书记现场坐班解决难题,提升服务实效性[9] - 网格员采用"铁脚板"工作法建立民情台账,微信步数长期居朋友圈前三,实现精准服务[10] 多元共治模式 - 社区成立全省首家志愿者党委,"天桥义工"从1支队伍17人发展到22支队伍5000多人[14] - 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涌现三代同堂参与志愿服务的典型案例,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14] - 3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90%空间向群众开放,居民自发维护环境形成治理良性循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