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实施 影响全国超3.5亿用户 [1]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管理端、服务端推动新国标落地 [1] - 新国标通过七方面部署 包括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等 推动全产业链调整 [2] 安全性提升 - 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5.5%以下 延缓火灾蔓延速度 [2] - 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 确保无法超速行驶 [4] - 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降低碰撞风险 [4] - 增加防篡改技术指标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提高改装门槛 [4] - 增加蓄电池状态动态监测 提升主动安全水平 [4] 用户体验优化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 续航达60-70公里 [4] -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提升实用性并节约成本 [4] - 鼓励安装后视镜、转向灯 提高行驶安全性 [4]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需查看CCC认证标志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7] - 核对产品合格证信息 可通过二维码或平台查询 [7] - 9月1日至12月1日为双规并行期 之后仅售新国标车 [8] 企业生产调整 - 头部企业6月开始减产老标车 8月中旬全面停产 [10] - 企业需按新标准研发设计 调整原材料和零部件 [11] - 需申请新检测认证流程 购置设备并获取CMA资质 [11] - 头部企业应用石墨烯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 [11] - 在塑件、线束等部件使用更高等级阻燃材料 [11] 行业过渡安排 - 指导企业加快新标车研发生产 尽早推出合规产品 [13] - 强化检测认证 为新产品上市提供保障 [13] - 合理控制旧标车增量 确保12月1日前完成消化 [13]
一问到底丨“小电驴”新国标即将实施,买车怎么选?
央视网·2025-07-24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