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推动 - 安徽农业大学"芯"想豕成团队与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皖芯1号"与"皖芯2号"液相基因芯片 [1] - 该成果将强化安徽省在生猪种业领域的产业地位,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1] - 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点,同时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猪种业竞争中的经济话语权 [1] 行业痛点与技术突破 - 我国生猪育种面临国外固相芯片技术垄断导致检测成本居高不下 [2] - 现有芯片对地方猪种的适配性不足难以挖掘其特色潜力 [2] - 复杂性状解析困难使得传统育种效率低下,"引种-退化-再引种"的循环始终未能打破 [2] - 团队启动液相杂交和基因分型的自主创新研究,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2] 产品技术特点 - "皖芯1号"是安徽省首款专为地方猪种定制的50K育种芯片,包含55880个SNP分子标记 [3] - 整合了7个安徽特有地方猪品种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13917个位点)及优化功能位点 [3] - "皖芯2号"是为瘦肉型商品猪核心育种场设计的50K芯片,包含55850个SNP位点 [3] - 整合了333个重要功能位点、基于安徽本地155头商品猪重测序数据精选的25558个位点 [3] 产业应用效果 - "皖芯1号"为地方猪种打造了高精度"基因身份证",提高了地方猪保种的精准性和效率 [4] - "皖芯2号"成功筛选出与背膘厚、日增重、乳头数等关键经济性状密切相关的新基因位点 [4] - 大幅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遗传改良速度 [4] 经济效益与未来规划 - 种猪选育世代间隔从15个月缩至9个月,优质种猪产能提升40% [5] - 单场年净利润增加超800万元 [5] - 按全省年出栏4000万头生猪测算,全面推广后可带动全产业链年降本增效超50亿元 [5] - 团队已获授权的15项核心专利,构建起从基因检测到育种方案的全链条技术壁垒 [5]
点赞表扬:“皖芯”系列液相芯片问世 助力安徽种业振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5-07-24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