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元投入,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何时结束“手搓时代”?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生产现状 - 无框力矩电机在人形机器人中充当关节肌肉 负责提供动力并保证动作精准 目前部分生产环节仍依赖手工操作 如银色小磁环外部贴片需手工完成[1][4] - 2024年中国无框力矩电机市场规模达2.04亿元 同比增长13.20% 其中协作机器人需求占比70%[4] - 行业头部企业存在核心零部件手工生产现象 与市场地位形成反差[5] 自动化产线投资与成本分析 - 自动化产线投入高昂 企业需权衡产值提升与BOM成本下降的关系 BOM成本下降40%-50%可覆盖设备采购成本[5] - 富临精工投资1.1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5] - 中鼎股份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5] - 五洲新春拟募资10亿元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 计划形成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和210万套微型滚珠丝杠产能[6] 产业链协同与标准化需求 - 机器人产业软硬件高度耦合 硬件一致性差将影响软件训练效果和应用表现[6]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首期产线占地2000平方米 年产能达1000台[6] - 智元机器人中标中国移动7800万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项目 首批产品已完成交付[6] 市场规模与发展预期 - 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含四轴)销量预计达5.03万台 同比增长25.75%[4] - 202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预计接近12.4万台 市场规模超50亿元[4] - 自动化替代手工生产是行业发展趋势 需产业链参与者提前投入共同推动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