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海机场:从“城市空港”到“湾区门户”的腾飞之路
中国民航网·2025-07-23 09:19

珠海机场发展历程 - 1995年6月18日通航,旅客吞吐量从数十万增至2024年的1297.1万人次,航点从十余个扩展至83个 [1][4] - 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24年达1297.1万人次,地级市机场中排名全国第二 [4] - 2006年与香港机场管理局合作后,2006-2019年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速23.4%,高于行业平均11.4% [6][7] 基础设施与运营能力 - 初始设计年吞吐量1200万人次,跑道按4E级标准建设,长度4000米为当时国内最长 [3] - T2航站楼在建,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2750万人次,新增24个机位 [12] - 2024年航班运输架次9.1万架次,高峰期平均5分钟一架飞机起降 [6][7] 区域经济贡献与战略定位 - 第十五届航展签约额2856亿元,相当于珠海市2023年GDP的一半 [4] - 2024年旅客吞吐量为珠海常住人口的5.2倍,辐射中山、江门、澳门等周边城市 [7] - 参与国产大飞机AG600研发及南海救助飞行,服务国家战略 [4] 创新合作与服务升级 - 2006年开创珠港机场合作模式,引入国际化管理经验 [6] - 2023年推出"经珠港飞"项目,实现陆空双枢纽联动,经港珠澳大桥直达香港机场 [8][9] - 2024年服务质量ASQ值达4.6,推出"向日葵"导乘、"爱心集合点"等精细化服务 [8] 未来规划与政策支持 - 香港机管局入股珠海机场,合作延续至2046年,深化客货运及航空产业联动 [9] -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支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珠海机场定位地区性枢纽 [11][12] -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速,接入珠机城际铁路,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