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汇理CIO:美元资产地位正被重新审视 A股显现长期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22 10:11

全球资本市场结构性变革 - 全球资本市场面临地缘政治格局重塑、贸易政策转向与货币政策分化等多重结构性变革 为资产配置带来挑战与机遇 [1] 市场双轨运行特征 - 美国股市屡创新高 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达22至23倍 [1] - 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增长差持续扩大 亚洲地区成为全球资本瞄准的新价值洼地 [1] - 中国A股市场估值优势明显 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市盈率普遍低于10倍 [1] 货币政策预期 - 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重启降息周期 政策转向时点取决于美国经济数据表现 [1][7] - 2025年下半年可能有两到三次降息 降息有空间 通胀可能小幅上行但不会大幅飙升 [7] 资产配置策略 - 采取"新兴市场超配+高质量信用债+防御性股票"的核心配置思路 [2] - 强调对中国在岸市场的战略布局 [2] - 避免资产配置过度集中 保持多元化以应对高风险和不确定性 [3] 全球资本流动变化 - 全球资本流动出现长期结构性变化 投资者重新审视美元资产配置 [4] - 资金逐步重新配置到欧洲、亚洲市场及美国以外信用市场 主要由欧洲和亚洲投资者推动 [4] 美国市场分析 - 美股处于历史高位 未来12个月市盈率达22到23倍 依赖对美国"例外主义"的信念 [4] - 美国经济可能走向常态化 高估值溢价或失去基础 贪婪情绪与"动物精神"助推股市上涨 [5][6] 新兴市场投资机会 - 新兴市场整体增速高于发达市场 亚洲和拉丁美洲结构性增长和盈利增长更多 [8] - 对新兴市场整体持超配和乐观看法 尤其是印度和中国 [8] 债券配置偏好 - 青睐高质量企业信用债 风险调整后收益率优于部分国债 [8] - 在高品质信用债领域保持超配 仅限于真正优质标的 [8] 股票配置策略 - 偏好防御性或价值型板块 在美国市场更看好价值股而非估值过高的成长股 [9] - 美股配置采取防御性策略 看好自然资源和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 [9] - 欧洲市场青睐部分中小盘优质企业 亚洲市场整体被看好 [9] - 对美元持低配态度 [10] 中国市场布局 - 更青睐中国A股而非H股 关注中证500指数成分股 涵盖大量优质民企 [11] - 中国国内消费将开始复苏 本土企业迎来良好表现 [11] - 许多标的市盈率普遍低于10倍 仅为美股同行一半 比欧洲同类企业便宜50% [11] - 在全球股票组合中增加对中国在岸股票配置 比例提升至基准以上 [12] - 未增配中国债券或国债 因债券市场机会有限 信用债整体波动大 [12] 科技与创新红利 - 看好AI技术溢出效应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 创新红利将突破单一行业限制 [2] - AI革命红利将惠及更广泛行业 技术演进为整体经济创造更多价值 [12] 稳定币影响分析 - 美元稳定币需要以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作为担保 为美债创造更多买盘 [13] - 稳定币传递出美元可能不够坚挺的信号 体系建立在"担保资产绝对安全"的新假设上 [13] - 支撑稳定币的区块链技术较新 缺乏央行和国家层面的保障框架 [13] - 若稳定币大规模发展 将对支付系统等金融体系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