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管布局实体经济“换挡” 收缩债权投资 发力股权投资
证券时报·2025-07-21 19:10

保险资管业务转型趋势 - 保险资管公司业务重心从债权投资转向股权投资和资产证券化业务,折射出险资服务实体经济方式的调整 [1] - 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数量和规模连续第四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下降23%和24.5%至137只和2122亿元 [1][2] - 股权投资计划和私募股权基金登记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别增长120%和50%,规模达268亿元和250亿元 [1][6] 债权投资计划现状 - 债权计划登记量从2021年高峰528只、9600多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375只、6177亿元 [2] - 新登记债权计划平均收益率降至"3%+"水平,优质项目收益率甚至低至"2%+" [3] - 债权计划萎缩原因包括基建项目减少、融资成本优势减弱以及收益率下降导致合意资产稀缺 [2] 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 - 资产支持计划规模从2021年1500多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近4600亿元,2024年登记103只规模近4200亿元 [5] - 保险资管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需从信用分析转向底层资产现金流分析,对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5] - 新登记债权计划资金更多投向绿色基建、新型基建和新经济类项目如风光电基础设施、物联网等 [4] 股权投资业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8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11只股权计划,中保投资、中意资产分别登记3只和2只 [6] - 太保资本和平安基础产业登记3只私募股权基金,规模250亿元 [7] - 国寿资产将股权业务作为未来重要配置方向,认为股权投资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 [7][8] 行业转型驱动因素 - 经济发展模式从负债驱动转向权益驱动,要求保险资金投资方式适应新要求 [8] - 股权投资面临优质资产筛选、交易结构设计和投后管理三大难点,需匹配保险资金低风险偏好 [8] - 行业正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等方向增加项目落地,服务国家战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