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及投资者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1]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的战略管理行为 [1] 市值管理目的与原则 - 主要目的包括通过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优化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趋同,运用资本运作等手段提升品牌价值,建立稳定投资者基础 [2] - 基本原则涵盖系统性(多要素协同推进)、合规性(杜绝内幕交易)、常态性(持续化管理)、诚实守信(维护市场生态) [2][3] 管理机构与职责 - 董事会负责领导市值管理,制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并在重大决策中兼顾投资者利益 [3] - 董事长需督促执行董事会决议,协调应对股价异动;董事及高管需参与危机决策、评估管理效果并加强投资者沟通 [4] - 董事会秘书职责包括投资者关系管理、舆情监测及信息披露优化,需及时回应市场传闻 [4] - 控股股东可通过增持、延长锁定期等方式提振市场信心 [4] 市值管理方法与计划 - 并购重组:通过收购优质资产或剥离不良资产强化主业竞争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5] -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绑定核心团队利益以改善业绩,向市场传递内在价值 [6] - 现金分红:制定分红规划吸引长线投资者 [6] - 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业绩说明会、路演等活动加强沟通,争取价值认同 [6] - 信息披露: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可自愿披露影响投资决策的信息 [6] - 股份回购及增持:稳定股价波动,增强投资者信心 [7] - 价值传播:主动传播战略成果、社会责任等价值亮点 [7] 禁止行为 - 严禁操控信息披露节奏、内幕交易、股价操纵、违规回购增持及泄露涉密信息等行为 [7]
鼎信通讯: 鼎信通讯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7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