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更新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但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业务暂不适用 [2] - 《目录》新增绿色贸易和绿色消费一级分类目录,增加与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的映射,并标注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减排贡献项目,同时加强国际接轨并删除传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相关内容 [2] - 《目录》的印发标志着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统一,扩展绿色贸易和绿色消费支持范围,为金融机构高效展业和不同金融业态联动奠定制度基础 [3] 绿色贷款与债券市场动态 - 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显示金融资源正加速向绿色产业倾斜 [4] - 2025年上半年熊猫债注册规模达1535亿元,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844亿元,其中境外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86亿元 [5] - 光大银行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期限3年,票面利率1.65%,全场认购倍数2.66倍,募集资金将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领域项目 [10] 碳市场交易数据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73.59元/吨,最低72.19元/吨,收盘价较上周下跌0.53% [6][7] - 上周全国碳市场总成交量2,465,914吨,总成交额181,427,402.63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410,914吨,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925,000吨 [7]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45,083,303吨,成交额3,374,677,828.24元,累计成交量675,351,967吨,累计成交额46,407,404,931.75元 [7] 香港可持续债务市场 - 2024年香港发行GSS+债券总规模431亿美元,同比增长43.2%,占亚洲国际GSS+债券市场的45%,其中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占主导地位(87%) [8][9] - 香港本地可持续债务发行额2024年回落至108亿美元,债券主要以美元(58%)和人民币(33%)计价,GSS+贷款总发行量超过410亿美元 [8] - 香港证券交易所2024年占据离岸中国绿色债券43%的发行份额,香港特区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已发行282亿美元绿色债券,占亚太地区政府发行GSS+债券总额的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