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不为与善为(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07-20 21:52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上海闵行区保留1.7万平方米"城市荒野"空间,容纳300多种植物、80多种鸟类和500多种昆虫的自然生态 [1] - 北京温榆河公园以荒野化为主基调,取消人工设施以保留野趣景观 [1] - 城市评估标准从单一建设指标转向经济人文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效能 [1] 城市治理模式创新 - "落叶不扫"政策通过保留自然落叶景观,结合区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2]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转变发展理念,从土地开发转向城市留白和生态平衡 [2] - 城市治理从"有为"改造转向主动"不为",依靠自然力量恢复生态系统 [2] 产业战略布局 - 唐山钢铁产业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并建立省级钢铁实验室,避免重复建设 [3] - 安徽宣城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为常州新能源汽车供应关键零部件 [3] - 重庆忠县和涪陵区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橙子和榨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3] 政府与市场边界 - 政府需在快递寄递、防返贫、乡村医疗等市场失灵领域主动作为 [4] - 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同时避免过度干预企业自主经营 [4] - 明确"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边界以优化资源配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