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年盘点| “反内卷”暂未将光伏企业拖出亏损泥潭,但部分企业二季度已减亏或盈利
第一财经·2025-07-15 14:3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上半年普遍亏损,供需失衡和价格下跌是主因 [1][2] - 部分头部企业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如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亿至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29亿元),TCL中环预计亏损40亿至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0.64亿元)[2] - 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即便销量增长仍无法扭转亏损 [2][3] 企业季度表现分化 - 二季度出现分化:TCL中环亏损扩大至20.94亿至25.94亿元,通威股份亏损23.07亿至26.07亿元(与一季度持平)[4] - 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实现减亏,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8.62亿至13.62亿元(一季度亏损16.38亿元),隆基绿能上半年亏损24亿至28亿元(一季度亏损14.36亿元)[4] - 爱旭股份二季度扭亏为盈,预计净利润0.2亿至1.3亿元(一季度亏损3亿元)[5] 减亏与盈利驱动因素 - 隆基绿能通过成本管控和HPBC 2.0组件新品放量实现减亏 [5] - 爱旭股份因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尤其欧澳日)及ABC组件热销,毛利率改善 [6] - 晶澳科技提及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加剧对组件价格和盈利的负面影响 [3] 行业未来展望 - 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企业自发减产加速供需再平衡 [6] - 晶澳科技预测行业或在第三、四季度好转 [6] - 通威股份认为产业各方正推动长期解决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