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险资长周期考核明确,“长钱长投”迎制度突破
新浪基金·2025-07-15 08:51
行情回顾 - 港股红利板块上周延续上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1.74%,跑赢恒生指数(0.93%)和恒生科技指数(0.62%)[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工业(+1.74%)和金融领涨,原材料业领跌[1] - 外资净流入港股扩大至10.23亿美元(前一周9.16亿美元),南向资金净流入264亿港元[1] 保险资金政策调整 - 财政部新规将保险资金考核周期调整为"当年度+3年+5年"组合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松绑长周期投资限制[1] - 国有大型险企需将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预计每年新增数千亿元长期资金[2] - 险资偏好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匹配度高,长债收益率低位背景下增量资金或倾向红利策略[2] 港股央企红利优势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5.86%(中证红利4.82%),PB 0.64,PE 6.96,估值优势显著[2] - 该指数全收益自2021年初累计收益123%,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18%[2] - 成分股中中远海控(1919 HK)股息率12.9%最高,中银航空租赁(2588 HK)周涨幅8.7%表现最佳[5] 产品信息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为首支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ETF,当前净值规模7.66亿元[3][4]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远海控(4.6%)、东方海外国际(4.4%)、新华保险(3.9%),工业板块占比最高[5] 市场展望 - 国内降息周期与经济弱复苏环境利好红利策略,央国企分红意愿强化[2] - 港股通央企红利因股息率优势和低估值具备较高配置价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