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7.94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77万亿元 财政性存款增加1.25万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5万亿元[2]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半年增加值创近十年同期最高纪录 5月单月增加1.18万亿元亦创近十年同期最高[2][3] - 存款利率下调推动居民和企业活期存款转向基金、理财等非银产品 直接促进非银存款增长[2][3] 非银存款变化趋势及原因 - 2024年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9万亿元 显著高于2023年的1.64万亿元 2024年前11个月累计增加5.76万亿元 较2023年多增3.59万亿元[3] - 2024年12月非银存款减少3.17万亿元 主因监管减少资金空转、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及年末资金回表银行体系[3] - 2025年1月非银存款继续减少1.11万亿元 反映非银同业存款整顿效应持续[4] - 债市走强推动固收类理财和债券型基金收益提升 2024年末理财市场规模达29.95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1.43万亿元 债券型基金增加1.6万亿元[3] 货币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二季度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动荡 国内降息预期升温 债市震荡回升[5] - 5月央行降息落地 六大国有行1年期存款利率均跌破1%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达2.65% 形成明显优势[5] - 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市场规模达30.97万亿元 半年增加1.3万亿元[5]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 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9] 债市与股市互动关系 - 债市呈现交易拥挤问题 多家机构对后市上涨空间预期保守 十年期国债期货二季度回升仅至年初水平[6][8] - 2024年底机构在适度宽松政策下抢跑 透支降息预期 5月降息后债市出现利好兑现走势[6][8] - 股市政策友好度高且场外资金成本低 上半年同花顺全A指数上涨16% 主动权益型基金收益中位数4.82% 被动权益型基金收益中位数2.96%[10] - 5月以来A股和债市呈现跷跷板效应 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 多家机构认为A股进入牛市第二阶段[10] 机构策略调整 - 理财公司普遍加大固收+产品布局 通过配置可转债、公募REITs、权益资产等增厚收益[11] - 多家机构建议采用多资产、多策略配置 以固收类资产打底结合权益资产加持 运用ETF轮动、利率量化、定增量化等策略降低风险提升收益[11] - 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需保持合理度 把握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平衡 央行加强市场监测和风险管理工具丰富[8][9]
理财迎新机?非银存款半年增加2.55万亿,十年同期最高
南方都市报·2025-07-14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