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考核,化解长投顾虑!险资渐成“托底”主力军!
搜狐财经·2025-07-14 01:48
政策导向与考核机制 - 财政部推动保险资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权重提升至70% [1] - 相比一年多前50%的三年考核权重,此次政策进一步延长周期并提高权重 [1] - 六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向A股,配套政策逐步到位 [1] 险资投资行为变化 - 长周期考核降低险资对短期业绩波动的焦虑,促使长期投资增加,收益曲线更平滑 [2] - 去年以来险资举牌近40次,被举牌标的多为高股息银行股等 [3] - 举牌行为既是响应监管号召,也是应对低利率环境和利差损风险的市场理性选择 [3] 市场环境与投资逻辑 - 低利率环境持续深化,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 [3] - 险资通过高股息标的的长期现金流配置,以时间换空间应对资产荒 [3] - 中长期资金入市底层逻辑包括低利率、科技金融等政策导向 [4]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险资作为"长钱"代表,具有规模优势和久期优势,跨周期能力突出 [1] - 长期投资理念将逐步改变A股市场"快进快出"的文化 [4] - 险资强化长期机构投资者角色,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引导理性投资 [4] 战略意义与挑战 - "长钱长投"需同时服务国家战略、获取回报并改变市场文化 [5] - 险资有望为资本市场和科创市场注入长期资金基因 [5] - 长期投资需承担周期风险,但不应对长期主义因噎废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