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面对面丨“玻璃娃娃”高考621分 背后离不开这位支教13年的老师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13 23:56

教育行业支教现状 - 湖北建始县高坪镇望坪初级中学支教老师袁辉坚持支教13年,生活补助从每月1000元提升至每年3万元[4][38] - 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曾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2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占比高,教学设施简陋无自来水网络[18][21] - 支教老师需承担多学科教学任务,袁辉同时负责三年级六年级数学及四年级诗词课程,并在周边4所学校代课[31] 特殊教育案例 - 成骨不全症患者田艳青在袁辉6年送教上门辅导下,2025年高考取得621分成绩,期间培养出诗歌绘画等特长[2][35] - 袁辉采用方言与普通话交替教学法提升山区学生语言能力,通过手心翻转游戏实现双语教学互动[24] - 针对行动不便学生开设"一个人的课堂",每周往返16公里山路坚持上门授课持续6年[26][33] 职业发展路径 - 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生袁辉放弃推荐工作选择支教,受徐本禹事迹影响深入川贵鄂山区寻找需求点[6][8][10] - 职业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通过报道联系巴东县"拐杖老师"谭定才,以志愿者身份入驻姜家湾教学点[12][14] - 多次拒绝编制岗位和城市工作机会,保持志愿者身份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国家级荣誉[38][40] 教育理念与方法 - 创新融合诗词书法音乐体育等多元教学内容,形成"颜回之乐"式教育哲学[37][42] - 通过自然观察积累教学素材,将路途所见转化为诗歌创作和课堂案例[4] - 倡导"偃鼠饮河"的简约生活观,认为精神富足比物质条件更重要[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