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互联网基金销售机构积极布局指数增强基金,以响应监管"提升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的号召 [1] - 蚂蚁基金和天天基金两大巨头均将指数增强基金作为重点业务,分别推出"指数+"专区和"指数增强专区" [1][2] - 京东金融、好买、同花顺等平台也有类似布局,指数增强基金已成为各大渠道的标配产品 [2] 产品特点 - 指数增强基金兼具Beta和Alpha收益,风格清晰不漂移,是工具化产品 [1][2] - 产品策略包括精选个股、量化增强、仓位控制、行业轮动、衍生品投资、打新等 [3] - 蚂蚁基金的"指数+"专区精选业绩稳健、回撤控制好的指数增强基金,并提供"潜力信号"板块等增值服务 [2] 市场背景 - 主动权益基金因赚钱效应不佳销售遇冷,而指数型产品规模节节攀升,销售机构借力指数基金 [3]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调降公募基金费率,销售机构面临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下降压力 [3] - 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等纳入考核,发力指数增强基金有助于提升权益类规模 [4] 销售表现 - 蚂蚁基金在权益基金销售上成绩不错,指数增强基金销量较好,但其他平台销量一般 [5] - 线上平台销售仍以稳健产品为主,权益类产品属于塔尖,销量不大 [5] - 指数增强产品在公募基金中仍属小众,投资者形成配置习惯仍需时间 [1][5] 发展挑战 - 指数增强基金发展势头相对缓慢,培养用户配置习惯需时间 [1] - 产品方法论认知成本较高,超额收益稳定度不高,需好的增强策略才能获取市场份额 [5] - 互联网平台需做好运营配套和流量支持,否则难以取得效果 [5]
巨头,力推
中国基金报·2025-07-13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