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筑基能源新时代
中国电力报·2025-07-11 09:12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进展 - 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标志着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 [1] - 改革历程始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历经2015年新一轮电改 至2022年提出建设指导意见 2024年发布发展规划蓝皮书明确"三步走"战略 [1] - 市场机制基本建立 形成"1+N"规则体系 涵盖中长期 现货 绿电 绿证等交易及配套规则 [1] 市场结构与规模 - 多层次市场框架覆盖空间(区域 省际 省内)和时间(多年至日内)维度 包含电能量 辅助服务等交易品种 [2] - 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1 4万亿千瓦时 较2016年增长十余倍 [2]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从2016年1 1万亿千瓦时跃升至2024年6 2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63% [2][4] 区域市场建设突破 -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覆盖22个地区 其中6省区正式运行 6省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3]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现常态化运行 五省区统一竞价 长三角市场规划2025年省间交易电量达1800亿千瓦时 占比超10% [3]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实现跨区常态化交易 3月云桂绿电送沪5270万千瓦时 6月西北新能源送粤预计0 78亿千瓦时 [4] 新能源与市场协同 - 2024年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 市场成为支撑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关键平台 [4] - 市场体系为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和高效消纳奠定体制机制基础 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基石 [5] 经济效益与战略意义 - 通过跨时空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减轻实体经济用电负担 [5] - 体系价值超越电力行业范畴 为国家能源安全 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