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政策组合拳 - 7月特朗普政府对外加征关税,对内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形成内外政策叠加效应[1] - 计划对几乎所有未加征关税贸易伙伴征收15%-20%统一关税[2] - 已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关税,并向日本韩国等14国发出25%-40%关税信函,预告更多信函将发出[3] - 特别对巴西产品宣布将征收50%关税[3] 关税政策深层逻辑 - 关税升级逻辑已不限于减少贸易逆差,涉及外交政策和地缘政治考量[4] - 多数关税信函流向较小新兴市场经济体,这些国家对美并无巨额贸易顺差[5] - 巴西副总统回应称美国对巴贸易是顺差,加税"毫无道理"[4] 各国反应与反制 - 巴西总统卢拉誓言反击,警告将根据经济互惠法回应[7] - 欧盟表示准备好达成关税协议,若谈判失败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7] 美国经济影响分析 - "大而美"法案预计未来10年使美国预算赤字增加超3万亿美元[2][10] - 法案通过速度远超市场预期,移民与海关执法局预算将从100亿飙升至300亿美元[10] - 美国公共债务已达GDP的100%,法案将使赤字保持在GDP的6%以上,状况不可持续[11] - 滞胀压力将很快显现,2025年下半年核心CPI预计从2.8%升至3.3%[8][9] - 2025年GDP增速将放缓至1.3%,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8.4大幅下滑至93[9] 美联储政策预期 - 鉴于通胀压力,美联储可能12月才开始降息,幅度小于市场预期[10] - 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叠加库存消耗后成本传导至消费端,进一步推高物价[9] 政策连锁反应 - 提高关税将导致报复性措施,损害美国出口企业利益[8] - 不合时宜的财政刺激可能推高长期利率,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11] - 未来政府将面临削减支出或提高税收等艰难选择[12]
对话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特朗普加征关税不只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经济滞胀压力将很快显现
每日经济新闻·2025-07-11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