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2025-07-09 22:32

展览升级与文物扩充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闭馆改造9个多月后重新开放,展厅面积从6700平方米增至1.22万平方米[3] - 新增文物、档案1000余件(套),包括1936年伪满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报告和方大曾的《卢沟桥战记》等首次亮相的珍贵文物[3] - 通过向中国国家博物馆等50余家机构借展、组织调研团队征集、社会捐赠和国际交流等方式扩充展品[3] 技术应用与互动体验 - 运用OLED交互透明屏、CAVE五面屏和裸眼3D等技术增强互动性,如触屏展示傅常灯柜家书和电子大屏演示地道战结构[4] - AI修复抗日英雄彩色照片,观众可通过触摸屏幕献花互动[5] - 全程讲解时间从60分钟延长至90分钟,新增卢沟桥事变牺牲烈士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等首次展出的文物讲解内容[4] 展览主题与历史呈现 - 主题展览《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贯通呈现14年抗战历史,突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3] - 东北抗联展区通过场景还原(白雪、白桦、青松)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抗战前线氛围[4] - 纪念馆前8级和14级台阶象征全民族抗战8年和14年抗战的漫长历程[6] 国际视角与教育意义 - 展出的日本友人小泽龙一捐赠的"九一八"事变写真集和东京审判旁听券等文物体现国际支持[7] - 学生通过互动相机装置与南京大屠杀保护者约翰·拉贝合影,增强对历史和国际援助的直观认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