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联储货币政策、新兴市场货币汇率与去美元化趋势
搜狐财经·2025-07-09 02:56

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货币汇率的影响 - 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对美联储政策变化的反应因国而异,一改之前的普遍贬值现象 [1] - 2019-202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宽松期(2019-2020)、量化宽松期(2020-2022)、紧缩期(2022-2024)、宽松期(2024-2025) [7] - 紧缩期美元指数升值1.62%,但对不同新兴货币影响分化:巴西雷亚尔升值15.02%,土耳其里拉升值83.25%,而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0.19% [9][10] 去美元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从2015年Q1的66%降至2024年末的57.8%,下降8.2个百分点 [6] - 人民币、日元、加元同期占比分别上升2.18、1.99、1.06个百分点 [6] - DCC-GARCH模型显示2020年后美元占比与美联储资产/政府负债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1201至-0.6071) [14][15][17] 美国政策对美元信誉的冲击 - 美联储总资产从2008年8940亿美元膨胀至2024年6.89万亿美元,联邦政府负债从9.44万亿增至36.22万亿美元 [12] - 美联储对通胀预测频繁失误导致市场预期管理能力受质疑 [11] - 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赤字被证实削弱各国持有美元资产的意愿 [17] 新兴市场国家的差异化表现 - 南美/非洲国家货币脆弱:土耳其里拉累计贬值196.11%,埃及镑贬值104.09% [9] - 亚洲货币相对稳定:人民币累计升值6.82%,印度卢比升值19.21% [9] - 外汇储备多元化(增持黄金、人民币等)降低了美元政策溢出效应 [11]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趋势 - 多极化货币体系正在形成,欧元/日元/人民币占比持续提升 [2] - 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主要支付工具,挑战法定货币地位 [19] - 美元衰落是长期过程,但经济体量和金融市场深度仍支撑其地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