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生”加速进化!两天完成三甲医院两三年诊断量,准确率超96%
第一财经·2025-07-07 11:46
AI医院发展现状 -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初期将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专科为试点[1] - AI医院用2天时间可完成三甲医院2-3年的诊断量,诊断准确率超过96%[1] - 清华团队构建了全世界第一个完全使用智能体的虚拟医院,包含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模拟整个医院各个科室[1] - 清华团队研发的"紫荆AI医生"内测系统上线,基于"闭环式"医疗虚拟世界实现"AI医生"加速进化[3] AI智能体技术特点 - 智能体在虚拟空间互动进化速度可达真实世界上百倍甚至上千倍[1][3] - 国内三甲医院积极部署AI智能体以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4] - 上海新华医院联合商汤医疗发布"AI儿童全科医生"智能体,可接受家长提问和图像上传并给出建议[6]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发心脏病专家葛均波院士的"数字分身",声音与真人相似并能模拟互动场景[6] 行业面临挑战 - 通用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存在专业知识不足和"幻觉"问题,需开发专用医疗大模型[4] - 医疗大模型核心竞争力在于未公开发表数据,但获取使用这些数据面临复杂挑战[6] - 高质量数据对模型准确性至关重要,需解决患者信任度、伦理和监管标准等问题[6] - 国内缺乏专业中文语料训练大模型,医学动态变化快导致语料分散难以整合[6] - AI智能体目前不具备独立医疗决策能力,医生仍需为医疗行为担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