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与制度依据 - 公司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旨在规范审计工作并提升质量 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审计法》及深交所创业板监管指引等法规[1] - 内部审计定义为对公司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财务信息真实性及经营活动效率的评价活动[1] - 内部控制目标涵盖合规经营 运营效率 资产安全及信息披露真实性[1] 审计机构与人员配置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 全部由非高管董事组成 其中独立董事占多数且至少一名为会计专业人士[2] - 设立内部审计部负责检查监督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内部控制实施 对审计委员会报告并保持独立性[2] - 配置适量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部负责人为专职并由审计委员会任免 财务部门不得领导或合署办公[2] 审计委员会职责 - 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实施 审阅年度审计计划并督促执行[3] - 接收内部审计部提交的审计报告及整改计划 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进度和重大问题[3] - 协调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审计单位关系[3] 内部审计部职责与范围 - 检查评估公司及各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 合理性及有效性[3][4] - 审计财务资料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 合规性及真实性 包括财务报告和业绩预告等[4] - 协助反舞弊机制建设 每季度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执行情况及发现问题[4] 审计计划与报告要求 - 会计年度结束前两个月提交次年审计计划 结束后两个月提交年度审计工作报告[4] - 年度计划必须涵盖对外投资 资产交易 担保 关联交易 募集资金使用及信息披露等事项[4] - 每半年检查一次高风险投资及大额资金往来 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告深交所并披露[4] 内部控制评价与审查 - 每年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说明审查范围 结论及改善建议[5][6] - 评价范围聚焦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6] - 针对审计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 督促责任部门整改并进行后续审查监督[6][7] 重大事项审计重点 - 对外投资审计需关注审批程序 合同履行 项目可行性评估及证券投资风险控制[7] - 资产交易审计需检查审批程序 合同履行 资产运营状况及担保抵押情况[8] - 对外担保审计需评估审批程序 担保风险 反担保可行性及被担保方经营状况[8] - 关联交易审计需审核关联方名单更新 审批程序 定价公允性及潜在利益侵占[8][9] 募集资金与信息披露审计 - 每季度审计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 关注专项账户管理 投资进度及资金用途合规性[9] - 业绩快报披露前需审计会计准则遵守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及内部控制缺陷[10] - 信息披露审计需检查管理制度建设 重大信息范围 保密措施及承诺履行跟踪[10]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披露 - 董事会根据内部审计报告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包含缺陷认定及整改措施[11] - 保荐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需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核查并出具意见[12] -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时 董事会需作出专项说明并披露具体整改措施[12] 审计人员管理与监督 - 建立内部审计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 进行工作考核与绩效评价[12] - 对阻挠审计或打击报复人员给予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则移交司法机关[13] - 内部审计人员泄密或玩忽职守将视情节给予批评 纪律处分或法律制裁[13] 制度实施与解释 - 本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修改程序相同[13] - 制度未规定事项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冲突时以法规和章程为准[13] - 制度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所有[13]
金道科技: 内部审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