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破解“内卷”必须全面启动微观治理,让竞争政策走到C位
第一财经·2025-07-07 10:03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重新定位 - 产业政策长期优先于竞争政策导致微观层面失序 目前处于时代拐点需重新定位产业政策 让竞争政策成为核心 形成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协同发力的新格局 [1] - 政策模式需从"行业为主、企业落实、政府引导"的行业自律模式 转变为"政府主导、行业协同、企业落实"的新模式 将竞争政策提升至舞台中央 [3] 工业行业困境与微观治理需求 - 工业行业普遍存在成本下降但利润下降更快的现象 需通过全面启动微观治理破解低价与内卷现象 [1] - 企业利润率降至历史低点 源于内卷性定价模式导致的恶性竞争 技术进步未带来利润改善反而出现财务指标恶化 [2] 供给冲击的双重影响 - 中国经历由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驱动的美好供给冲击 过去十余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近90%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成本大幅下降 [2] - 未来供给冲击将更明显 机器人替代、AI运用、数字化利用产生的冲击将成为宏观分析不可忽略的因素 [2] 政策重点与治理方向 - 反内卷已成为政策工作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治理内卷化竞争应作为政策重点 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微观基础 需统筹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的新维度 [3] 产能过剩与破解手段 - 新兴产业过剩及内卷化可能标志新体制性问题出现 破除低价格现象需以扩内需为主体、社会改革为底层、微观重构为补充 [3] - 建议参考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蓝鹰计划 通过立法和政府引导规制盲目竞争、重塑市场秩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