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3C标识”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上机——这些充电宝为啥不能上飞机了?
人民日报·2025-07-02 23:48
民航局新规与充电宝安全 - 中国民航局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旨在防控航空安全系统性风险 [1][2] - 新规源于2023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对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要求2024年8月1日起未获认证产品不得出厂或销售 [2] - 今年以来国内航班已发生多起充电宝自燃事件,飞机低压环境可能加剧电芯气体膨胀导致爆炸风险 [2] 3C认证的技术要求与行业影响 - 3C认证包含高海拔模拟测试、阻燃材料应用等要求,能有效检测低气压环境下的产品安全性并延缓火势蔓延 [3] - 头部充电宝品牌近期因电芯安全风险召回多批次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已撤销或暂停部分厂家3C认证 [3] - 电芯热管理不当是引发短路、自燃的核心原因,需加强全产业链(监管部门、品牌方、电芯厂)的质量监管 [3] 国际航班与认证标准差异 - 国际航班通常执行UN38.3标准,允许符合要求的充电宝登机,而中国3C认证标准高于国际标准 [4] - 欧盟CE认证、美国FCC-ID认证等地区性标准主要针对销售和进口环节,与航空运输标准存在差异 [4] 消费者自查与产品处置建议 - 消费者若发现充电宝鼓包、异常发热或电池容量骤减,应立即停用并交由专业机构回收 [5]